中国核检标准放宽
中国核检标准放宽
航班或免于熔断
“卫健委新版诊疗方案利好回国人士”
前段时间我们都被回国的天价机票刷屏!
如果追根究底,都是因为
航班数量太少
数量少是因为熔断多
熔断多是因为输入病例多
这就回到了很多人困惑的问题,为什么在新加坡登机前两次检测都是阴性的人,回国落地后就变成了“小阳人”呢?
这可能和核酸检测标准“CT值”有密切关系~
很多人在中国新颁布的第9版新版诊疗方案中,才注意到CT值这个东西。
3月15日,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九版)》。
此版根据新毒株传播特点和病例特征,深入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修订,内容主要包括:病例实施分类收治,放宽了出院标准,加入两个抗病毒新药等。
这是疫情发生2年多以来,首次政策上的调整!
1)轻症不送院:不再是轻症、普通型、重型、危重型一并入院,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,如病情加重,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。
2)缩短出院后监测时间:“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”修改为“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”
3)新增两个抗病毒药物:Paxlovid口服药和安巴韦单抗/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。
4)对核酸检测标准做出了重大调整!
我们来重点说说“核酸检测标准”,因为这和海外回国人士密切相关。
此前国内核酸检测CT值在0-40属于阳性,现在新政策规定CT值0-35才属于阳性,大于35不再算作阳性!
国内有关研究显示,处于恢复期的感染者在核酸Ct值≥35时,样本中未能分离出病毒,密切接触者未发现被感染的情况。
核酸检测CT值是什么?
为什么阴转阳的事件将会大大减少?
为什么说CT值的改变 = 核酸检测标准放宽?
我们先看看CT值是什么
CT值(Cycle Threshold)称为“循环数阈值”,这个值代表了人体内的病毒含量的多少。
简单地说,在做核酸检测的时候,检测仪器需要把体内的病毒基因放大到一定程度才能侦测到病毒。
CT值高说明检测到新冠病毒放大的倍数越大,循环的次数越多,用的时间越长。
所以CT值越高,代表病毒含量较少,传染力越弱,甚至没有传染力;
反之CT值越低,意味着不用放大太多倍就能检测到病毒,循环次数越少,用的时间越短,这代表病毒浓度越高,传染力越强。
那么,CT值多少算是阴性呢?
很多人这才知道,原来全世界没有统一标准答案!好比考大学,各省分数线不一样,世界各国的CT值标准竟然不同。
我们通过新版诊疗方案得知,中国早前是CT值在40以下属于阳性。
跟其他国家对比才发现,这个标准相!当!高!
我们似乎瞬间明白了!
明明新加坡的海外华人、留学生回国前,都做过核酸双检测,结果双阴才能登机,为什么回国落地后还会被测出来阳性……
现在中国调整CT值到35,已经和国外大部分的CT值标准相近。
因此,新政策实施后,我们可以预计:
“落地变阳”的概率变少了
意味着回国航班的确诊输入概率变低了
航班熔断的情况也会大幅减少
核酸检测CT值标准放宽,让海外同胞看到了更容易回国的曙光。
正如张文宏医生说的: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寒冬,最后一次倒春寒了~
发表评论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Feel free to contribute!